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。如今,这一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。三伏灸疗法是运用中医学“冬病夏治”“治未病”理论,在夏季三伏天施行灸法,用以治疗和预防虚寒性疾病的一种外治法。
“冬病”就是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某些虚寒性疾病,如哮喘、痹症、体虚感冒等。“春夏养阳”,也就是在夏季三伏天应四时阳气之盛,借自然界阳气生发,予以人体温阳补益之法,乘势而治之,对于虚寒性疾病多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所以,下面这条好消息你千万不能错过:福兴妇产医院“三伏灸”即日起,开始预约啦!
预约入口:点击预约
今年三伏灸的时间安排具体如下:
一般选取每年三伏天的头伏、中伏、末伏开始的第一天进行,一年至少要做3次,也可在入伏前10天和出伏后10天做加强,一共做5次。
2018年三伏灸时间安排(7月17日—8月25日):
伏前灸:7月07日—7月16日
初伏灸:7月17日--7月26日
中伏灸:7月27日--8月15日
末伏灸:8月16日--8月25日
伏后灸:8月26日--9月04日
哪些病适合做三伏灸?
① 脊柱病:颈椎病、胸椎病、腰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、骨质增生及慢性劳损等。
② 痹症: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。
③ 妇科病: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宫寒、产后恶寒、不孕症等。
④ 男科病:遗精、男性功能障碍、尿频尿急等。
⑤ 呼吸系虚寒疾病: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鼻炎、支气管哮喘等。
⑥ 脾胃虚寒疾病:慢性胃肠疾病、结肠炎、反复腹痛、长期厌食消化不良者。
健康人群定期做督脉灸保健可以增强免疫力,补充阳气,扶正驱寒,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。
三伏灸有哪几类?
(1)隔姜灸
生姜切成厚约0.2 ~ 0.5cm厚的姜片,将其放在穴区,置艾炷放在其上,点燃。一般以局部潮红为度。灸毕用相应药物贴在施灸部位。
(2)督脉灸
督脉灸总督人体一身阳经,铺灸面广,刺激部位为督脉、足太阳膀胱经等经脉循行所过,它将多经多穴组合应用,火力足、温通力强,非一般灸法所及。且督脉灸的适应症非常广泛,不仅适用于虚弱慢性病、虚寒性疾病及男科、妇科疾病,对各类亚健康、健康人群都有保健作用。
哪些人群不适宜做三伏灸?
当然,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伏灸,以下人群不适宜做三伏灸。
(1)孕妇、(2)恶性肿瘤患者、(3)强过敏体质者、(4)发烧等热症患者、(5)阴虚火旺体质者、(5)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人、(6)血液系统疾病患者、(7)严重皮肤过敏患者及1岁以下幼儿都不适宜做三伏灸。